高中生在家如何自学(在家怎么学高中的知识)
作为一个从河南120多万考生中杀出重围,考入教育部直属211华中师范大学的学生,我被老师、家长视为学霸。然而,只有我自己知道,自己在学习上并不是很有天分。
高中孩子行为习惯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很多父母会担心孩子学会抽烟喝酒,孩子早恋,纹身,打架等不良行为,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老师在讲中华传统家庭教育的直播课,有详细讲到如何培养孩子的勤俭与孝善。
但由于掌握了这三个方法,高三我从580分提到了630分,成功考入了心仪的大学。想要提升成绩,高考圆梦吗?赶紧锁住这篇文章。干货满满,不容错过哦!
一定要养成整理错题笔记的习惯!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明明做过类似的题目,为什么下次做还是错?
老师讲的时候听懂了,过一段时间再做又不会了?
这是因为如果事先不知道做题的方法,别人给我们讲题我们记住靠的是瞬时记忆,是靠别人的引导一步步走,以为自己会了,其实根本没有把知识点融会贯通。
就像第一次由大人带着去走亲戚,顺利到达目的地,自己去却不记得路一样。
别人告诉我们再多,都不如我们亲自走一遍。
整理错题便是这样一个过程,不仅是要做对一道题,更是要把题中的知识点吃透。
我高中三年留下了很多错题本,都已经收藏起来了。以上是我在大学期间记的笔记。
在做过的题上失分,实在是不应该!如果在高考时失分,更是能把肠子都悔青了!
当然,高中三年的题目浩如烟海,即使是学霸,在练习和考试中错的题目也不会少,并不是所有的题都值得写入错题集,要学会取舍。
明天我会专门出一期“如何整理错题能事半功倍”的文章,快快关注,不然明天就刷不到啦!
和自己较量,稳住心态最重要
在高考的赛道上,总会有人一马当先,有人原地踏步,有人缓慢前行。
我想说的是,只要不是在原地踏步,每一分进步都值得肯定。
高考不仅是智力和能力的考验,更是心态的竞争。研究发现,高考生的心理状态与成绩息息相关,如果能有个好的心理状态,可将成绩提高60~100分。
举个真实的例子,我们学校有两个理科大佬,一个沉默寡言,“坐断椅子腿”,一心只读圣贤书,看起来是个闷葫芦;一个活泼开朗,善于交往,在学习之余还承担了班级工作、参加演讲比赛等。
二人平常的成绩不相上下,甚至“闷葫芦”还更胜一筹,但高考时,活泼的一方以市状元考入了北大,“闷葫芦”却低了他50多分。
原因就在于“闷葫芦”在高考前压力很大,考前心跳加速、紧张,甚至出现了手忍不住发抖的现象。
“把平时当高考,把高考当平时。”这是我们班主任经常给我们说的一句话,讲的便是心态。
保持良好作息
17岁获得斯坦福大学offer,18岁获得冬奥会两个金牌、一个银牌的“青蛙公主”谷爱凌至今仍保持着每天10小时的睡眠。
谷爱凌
许多学生喜欢打疲劳战,熬夜补作业、写试卷,结果到底第二天无精打采,昏昏欲睡,得不偿失。
我理解高中生作业多,有时不得不熬夜挑灯夜战,但我的建议是,如果熬夜写作业导致保证不了第二天的学习质量,应当适可而止。
和老师及时沟通,看是否能适当减少作业。疲劳战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