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抑郁症能把成绩搞好吗

学生抑郁症能把成绩搞好吗(成绩越好的学生越容易患抑郁症)

啊漫老师_催眠抑郁恐惧双相、焦虑强迫惊恐!

高中孩子心理建设,进入青春后期的孩子,孩子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父母如何帮初中孩子做好心理建设,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老师在直播课里青春期孩子心理特征是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家长需要系统学习来引导陪伴孩子度过青春期,做好高考的心理建设。

一个孩子,不想去学校。

1.连接问题的原因。

催眠疗愈深度创伤技术,可以很快很精准的连接到症状、创伤的根源,或者通过投射,能够很精准的把握疗愈的方向!

疗愈情结,可以快速有效的帮助恢复!一般一次催眠就有立竿见影的作用!

催眠连接问题的原因,

催眠中,通过感受具体化技术,发现她不想去学校,是感觉到课很多,作业很多,感觉应付不过来,感觉疲惫,感觉累,感觉透不过气。

通过根源创伤连接技术,她回到小学三四年级,妈妈在身后教她写作业,妈妈坐在沙发上,她坐在小凳子上,但是她数学不是很擅长,妈妈讲了几遍,她老也不会,感觉到特别害怕,感觉到透不过气。

事实上,让她感觉到害怕、透不过气的事肯定还不止这一件。这样的害怕和透不过气被深深强化和积累,当她面对学习,面对妈妈时,这样的害怕、 窒息就会被激活,被连接起来。

所以当她面对学习,面对压力,当在学校里,就容易感觉到疲惫,感觉到累。

2.要怎么办呢?

深度催眠中,可以引导改变潜意识记忆中情绪的方向和出口,可以编码原始记忆中的行为方式,化被动承受为主动解决,释放情绪,找到力量,疗愈情结!

第一,建立情绪通道,表达害怕。

催眠中鼓励她表达害怕,刚开始她却不愿意,因为她觉得表达害怕,会让妈妈感觉到愧疚,这是在揭开妈妈的错,她不想这样。

为什么会这样呢?

一是,因为曾经她自己就曾经被指出错误,她能够深刻明白那种被指出错误的尴尬和痛,所以她不想揭开别人的错,不想揭开妈妈的错。

二是,因为在过去她习惯了承受攻击,对攻击很敏感,变得防御。她觉得跟妈妈表达害怕,就是在攻击妈妈。

她潜意识里特别认可妈妈,想和妈妈亲近,她不愿意攻击妈妈。

然而情绪的表达是流通的过程,是为了找到出口,并不是为了指责谁。情绪有了通道和出口,就不会压抑在心里而产生自我攻击。表达,是为了释放。

当梳理了以上两点原因,她愿意试一试,她跟妈妈说:“妈妈,我很害怕”。

表达后,她看到妈妈很惊讶。她有些不安,不知道妈妈的态度。

同样的,我们也可以把这个担忧告诉妈妈,她说:“妈妈,我看到你很惊讶,我有些担忧,不知道你是怎样的态度”。

当她表达之后,她却不再担忧了,也不再害怕了,感觉到很轻松,好像内心少了很多负担。

第二,疗愈人格。

妈妈守在身后,她感觉到恐怖,一定是发生过恐怖的事件和结果。

催眠中她回到十岁的时候,妈妈拿起身边的东西就砸了过来。她感觉到特别害怕,她哭了,但只是默默的流眼泪,不敢哭出声。

她看到那个十岁的自己在哭,催眠中引导之下,她愿意靠近那个十岁的自己,愿意去抱一抱那个自己。

这是一个进步,因为之前她是不愿意靠近小时候的自己的,她会认为那是自作自受,有很多自我攻击。

而在这之前也是梳理了很多创伤,疗愈了很多情结,攻击性的朝向做了转变,她的自我攻击减少了,开始愿意温暖内在的小孩,这是特别好的事情。

催眠中当她抱着十岁的自己,同时引导她释放情绪,那个十岁的自己变得开心了,她也感觉到轻松。

第三,剥离妈妈的伤害。

妈妈是一个脾气急,容易焦虑,又很犹豫的人。

妈妈焦虑,是因为妈妈曾经就很容易感觉到威胁和压力,害怕威胁和压力,担心糟糕的结果,焦虑是没有安全感的表现。

妈妈犹豫,是因为妈妈成长中,她自己的想法总是不能在现实中潇洒的实现,总是被很多“应该怎么做”的声音拒绝和否定,一个简单的想法也必须要找到逻辑的理由,两个力量不断打架,变得无法果断,没有安全感。

妈妈受挫时情绪急躁,因为妈妈自己内心时常都是烦躁的。当孩子没有在她的计划范围内,更是加剧她受挫时的急躁情绪。

妈妈比较强势、控制,还有些强迫,东西用了必须要摆整齐,总是忙碌停不下来,因为妈妈的强势、控制和强迫,是在缓解妈妈自己内心的焦虑和不安。

所以这是妈妈成长中留下的问题。

催眠中通过被动伤害剥离技术,剥离妈妈给到她的伤害。

但其实刚开始她是不愿意跟妈妈剥离的。

为什么会不愿意呢?

一是,在过去习惯了承受攻击,变得敏感防御,觉得剥离是在攻击妈妈,是在挑剔妈妈的问题,她不愿意挑剔、攻击妈妈,不愿意对妈妈太严苛。

二是,剥离了伤害,她会觉得与妈妈失去了关系,尽管她其实有觉得是妈妈的错,但是她也愿意去承受妈妈给到她的攻击和伤害,因为这是她与妈妈深层的链接,可见她对妈妈爱的是有多深!

所以我们看到,疗愈的过程其实是非常不容易的,充满了复杂、矛盾的情感连接和关系,一波三折。

然而好的状态和关系,其实是可以彼此有情绪通道,而不会相互攻击或承受。

当处理了以上两点原因,她愿意试一试。当剥离,她才看到妈妈的情绪急躁、强势控制,甚至强迫,实际上是妈妈的情绪通道,允许妈妈发泄,妈妈发作完了,自己就停下了。

她反而感觉妈妈是柔和的,而不是带有伤害和攻击的,她和妈妈的关系就变得真正亲近,而不是畸形的承受。

催眠中再回到妈妈拿起身边东西砸过来的事,她就感觉是这一个非常久远的事了,觉得自己是一个旁观者,可以挺胸抬头走过去,而不再像以前那样恐惧畏缩。

她再回到学校,听课的疲惫就减少了,胸闷也没有了。以前总觉得有一双眼睛盯着自己,需要坐得笔直,认真,不能开小差,现在觉得放松的坐着也没关系。

抑郁恐惧、焦虑强迫的处理主要有这几部分:处理潜意识影响事件和因素;处理情绪;学会与症状相处;建立适宜的改善行为模式。

公众号:啊漫老师深度催眠

啊漫老师:

累计数千严重心理障碍案例实例,保存大量心理催眠实录,包括视频和文字,实战型心理障碍催眠专家。

专注及擅长领域:

抑郁、恐惧、双相情感障碍、焦虑、强迫、惊恐发作;学生社交恐惧症及学校恐怖症;学生抑郁自残不上学;亲子关系疗愈;恋爱/婚姻关系疗愈;心理催眠技术与疗愈课程培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3年3月22日 下午2:20
下一篇 2023年3月22日 下午4:11

相关推荐

  • 放生会导致孩子成绩不好吗

    放生会导致孩子成绩不好吗? 近年来,放生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一些人认为,放生可以净化环境,减少污染,因此应该鼓励和支持。而另一些人则担心,放生可能会让孩子遭受损失,甚至会导致成绩下…

    高中孩子心理 2024年6月6日
  • 关注心理健康 护航孩子成长心得学生写的

    关注心理健康 护航孩子成长 作为一名学生,我深知心理健康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也深刻体会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因此,我一直致力于关注心理健康,护航孩子成…

    高中孩子心理 2023年11月16日
  • 孩子不上学只能自己打工

    孩子不上学只能自己打工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让孩子离开学校,开始自己打工赚钱。这种现象虽然给孩子带来了经济上的独立和自由,但也给他们带来了很多挑…

    高中孩子心理 2024年4月26日
  • 孩子的心理健康比成绩更重要

    孩子的心理健康比成绩更重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除了成绩,孩子的心理健康同样重要。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孩子的心理健康比成绩更重要的原因,…

    高中孩子心理 2023年11月16日
  • 孩子考前焦虑且自暴自弃

    孩子考前焦虑且自暴自弃 在考试前的几个月里,小明总是感到非常紧张和焦虑。他担心自己无法取得好成绩,担心自己会被其他人超过,甚至担心自己会生病。小明的这种焦虑和担心变得越来越严重,他…

    高中孩子心理 2023年11月16日
  • 中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检测

    中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检测 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也是国家的花朵。然而,在这个年龄段,他们正在经历生理、心理和社会上的巨大变化,往往会面临各种心理压力和困难。因此,如何帮助他们保持良好的…

    高中孩子心理 2023年12月23日
  • 一年级的孩子考试没考好家长怎么办

    一年级的孩子考试没考好,家长该怎么办? 当孩子在一年级的考试中没有取得好成绩时,作为家长,我们可能会感到失望、焦虑和困惑。但是,作为父母,我们需要采取正确的措施来帮助孩子克服这种情…

    高中孩子心理 2023年12月23日
  • 引导孩子心理健康的书籍

    引导孩子们心理健康的书籍 孩子们是家庭的希望,也是国家的未来。然而,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包括情感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学业问题等。如何引导孩子们心理健康地成长,成…

    高中孩子心理 2023年12月23日
  • 孩子有忧郁症可以不上学

    孩子有忧郁症可以不上学 近年来,忧郁症成为了一个日益关注的话题。许多孩子因为患有忧郁症而失去了上学的机会。然而,有研究表明,忧郁症并不是导致孩子无法上学的唯一原因。如果我们能够采取…

    高中孩子心理 2024年7月18日
  • 中学生心理健康与道德教育

    中学生心理健康与道德教育 心理健康与道德教育是中学生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中学生面临着各种压力和挑战,他们不仅需要在学术上获得好成绩,还需要在心理上和情感上得到健康的成长…

    高中孩子心理 2023年1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