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没有竞争意识、进取心(孩子没有上进心,对于成绩随遇而安)
刘女士的儿子涛涛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佛系孩子”,他小小年纪,不过刚上二年级,却将“一切随缘”、“得过且过”的那一套学了个彻底。
初中孩子学习到了关键期,因为现在中考就是进行分流,是读高中还是职高技校,父母如何帮到初中孩子提升学习成绩,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老师在讲如何用逆推思维分解学习目标,提升学习效率,提升孩子的学习动力中就有详解的讲解。
考试成绩不太理想,在班上排名靠后,爸爸妈妈问他是怎么回事,他却说:“我的目标就是及格,这不是已经达到了吗?非要考那么高的分干嘛,多累啊!”
妈妈让他好好改正试卷上的错题,他却把卷子一丢,自顾自地玩手机游戏去了……
班里选班干部,老师让有兴趣的同学勇敢自荐,班里很多同学都写了自荐信,爸爸劝涛涛也积极地“表现”一番。
涛涛却用老气横秋的语气说:“没必要吧,你们不是让我把心思都用在学习上吗?我才不想做什么班干部。”
没过多久,学校举行运动会,老师让同学们踊跃报名,涛涛一如既往地没有反应。
老师对他的状态有些担心,询问了他一番,他满不在乎地笑笑说:“参加比赛太辛苦,我还是坐在一边给大家加油吧,得不得名次都无所谓。”
……
“佛系”的背后,藏着懒惰、逃避的消极心态
“佛系”的涛涛似乎对一切都“无所谓”,成绩、荣誉感、自信心对他来说都是可有可无的。
从表面上看,这样的孩子心态平和、容易满足,可细究根本,就会发现他们已经深深陷入了十分消极的状态,错把懒惰、逃避当成了“佛系”。
对于孩子身上的这种问题,家长可不能轻忽,如果任其发展下去的话,孩子会慢慢失去上进心,遇事习惯不争取、不上进,久而久之更会变得颓废、悲观,缺少青少年应有的信心和活力。
那么,我们应当如何教育“佛系”孩子,点燃他们内心信心的火种呢?
答案其实十分简单,那就是要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
用竞争意识点燃孩子内心的激情
很多家长对于“竞争意识”常常是谈虎色变,觉得竞争只应存在于成年人的世界和规则中,若是对未成年的孩子强调竞争,那是一件过于残忍的事情。
可事实上,竞争是非常正常的现象,所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我们的生存、生活和发展无时无刻不处于竞争之中。
竞争让社会更有活力,让个人更有激情;竞争常常能够让人们发挥出体内最大的潜力,获得更加优秀的表现,这种因竞争而展现出的强大势能就是“竞争效应”。
在幼小的孩子身上也存在竞争意识吗?答案是肯定的。
相信家长们一定见过这样的例子:
孩子在家一个人吃饭,家长哄着他、劝着他,甚至追着他喂饭,可他就是不肯好好吃,让家长伤透了脑筋。
然而到了幼儿园里,几十个孩子一起吃饭,老师在旁边鼓励一句:“我们来看看哪个宝贝吃得最好最快?”
于是孩子身上的竞争意识瞬间被激发出来了,为了比其他小朋友表现得更好,他们会认认真真地抓起小勺子,一口一口地给自己喂饭……爸爸妈妈若是看到这样的画面,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因为孩子开始主动比较自己与他人的表现了,他们觉得自己要比他人做得更好、更到位,才能获得更多的荣誉感和自信心。
等到孩子逐渐长大,进入小学、中学以后,竞争意识同样会发挥作用。那些积极上进的孩子不用父母催促,便会主动看书学习、做练习题,使自己在班里的名次稳步提升。
竞争意识让孩子不会畏惧困难,不会叫苦叫累,而是会充分调动自己的学习能力,更加努力地学习,使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都能在与同学的互相竞争中得到提高。
拥有竞争意识的孩子,也会拥有积极、主动的性格。他们敢说敢做、乐于表现自我;他们追求独立,也有鲜明的个性;他们不喜欢唯唯诺诺、畏缩不前……
这些积极的性格特征无疑会帮助他们取得更好的成绩,将来他们走上社会后,往往也能获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如何培养健康的竞争意识
现在很多家长不愿意提到“竞争”,认为竞争意识会让孩子变得“输不起”,甚至会滋生攀比心理、嫉妒心理,其实这只是看到了竞争意识的一个层面。
事实上,竞争意识包含两种截然不同的心理状态,让家长感到害怕的是不健康的竞争意识,而我们反复强调的“竞争意识”指的是良性竞争、健康竞争。
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孩子健康的竞争意识呢?
第一,要让孩子认清竞争的“项目”。
家长要引导孩子去和同学、朋友比较学识、品德、才艺……这可以激发孩子的上进心,让孩子能够全面发展,成为高素质的人才。
与此同时,家长又要及时制止孩子在长相、财富、家境等方面和他人攀比,这种盲目的竞争往往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落差,会让孩子长时间处于负面情绪之中,并会影响孩子正常的性格发展。
第二,要让孩子认清竞争的真正目的。
家长还要让孩子端正心态,使他们认识到竞争的目的不是为了享受战胜他人的快感,而是要以自己获得了实质性的进步和提高为乐。
认清了竞争的目的,孩子就不会因为偶尔的“胜利”而滋生出自负、骄傲情绪,也不会因为暂时不如他人而沮丧、懊恼,而是会始终保持上进心,努力充实自己,以求获得更大的收获。
第三,要让孩子知道如何公平竞争。
既然“获胜”不是竞争的根本目的,孩子也就可以专注于竞争本身,用正当的竞争手段去和他人公平比试,而不要尝试投机取巧。
家长也可以经常将“公平竞争”的观念灌输给孩子,让他们关注过程,而不要过于关注结果,也不要为了赢得家长、老师的夸奖就随意地放弃自己的原则。
第四,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激励孩子参与竞争。
对于之前提到的“佛系”孩子,家长要多想方设法让他们变得自信起来。因为自信本身就是一种自我竞争意识,不自信的孩子往往会变现得不主动、不积极,没有和他人进行竞争的勇气和能力。
所以,家长要多多鼓励孩子,并可以尝试让他们参加一些他们很擅长的事情,使他们能够体会到“成竹在胸”的把握感和满足感,这样他们心中的竞争意识也会逐渐苏醒。
另外,家长还可以鼓励孩子多参加一些群体活动,在竞争氛围的感染下,孩子也会不知不觉地变得积极起来,会主动参与到竞争活动中。
注意分寸,不要让适度竞争变成“争强好胜”
在培养孩子竞争意识的同时,家长也要注意掌握分寸,避免孩子陷入恶性竞争中难以自拔。
为此,家长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第一,在孩子竞争失败的时候不要过分强调结果。
任何人都不会是“常胜将军”,只要参加了竞争,就会有遭遇失败的可能,这本是非常正常的现象。
家长对此应当有正确的认识,不要用过高的期望给孩子带来压力,使孩子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竞争结果上。这样一旦失利,孩子就会有一种强烈的挫折感。
所以在孩子遭遇失败时,家长不应打击、讽刺孩子,而是应当及时对孩子进行引导,要告诉孩子“胜败乃兵家常事”的道理,要让孩子学着接受失败,并能够总结原因,为下次竞争的成功创造条件。
第二,在孩子“争强好胜”的时候及时制止。
有的孩子竞争意识过于强烈,无论什么事情都要争当第一,一旦没有如愿,就会哭闹不止,甚至影响了正常的饮食、睡眠。
对此家长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要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并要告诉她“人无完人”的道理,使她能够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认同自己无法在所有项目中都表现得完美无缺。
同时家长要指导孩子关注自己身上的闪光点,让他们能够为自身的优势感到骄傲和自豪,这样也能够让孩子的心态恢复平和,不至于因为某些方面的表现不佳而沮丧、自卑。
第三,家长在对孩子进行竞争激励时要格外注意措词。
有的家长在激励孩子时喜欢使用这样的说法:“你这次考了100分,我就给你买XXX”,“你要是能得第一名,我就带你去XXX”。
这样的说法会让孩子过于看重“100分”、“第一名”的结果,认为唯有如此才能实现竞争的目标,也才能够让家长满意,而这无疑会给孩子太多压力,还会放大孩子的好胜心,更会影响健康的竞争意识的形成。
所以家长应当改变自己的措词,比如可以对孩子这样说:“不要紧张,只要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就足够了,能不能拿到100分不重要,重要的是把知识都掌握牢靠!”
如果孩子取得了理想的成绩,家长可不要吝惜自己真心的赞扬,并可以用温暖的微笑、幸福的拥抱来鼓励孩子,让孩子更有成就感。
如果孩子的表现不尽如人意,家长也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训斥、质问孩子,而是要对孩子说:“没拿100分真的不要紧,与上次考试相比,你在这些方面有了进步……这就是胜利,我相信你下次会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