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成绩不好,高二能学好吗(高二物理学不好的原因)
有家长问我,“孩子高二物理学不好,想趁着这个寒假给孩子补课,是补高二的内容,还是补高一的基础?”
高中孩子行为习惯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很多父母会担心孩子学会抽烟喝酒,孩子早恋,纹身,打架等不良行为,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老师在讲中华传统家庭教育的直播课,有详细讲到如何培养孩子的勤俭与孝善。
一般类似这种问题,我都会建议孩子从高一开始补起。
有些家长可能不太理解,我们是高二学不好,为什么要从高一开始补?多浪费时间啊。
今天我就针对这个问题,说一下具体原因。
一、高一的基础是非常重要的
高一物理是整个高中物理的基石,高一会学完所有的解题方法和解题体系,高二只有新知识,没有新方法。
高中物理分三大体系,分别是牛二体系、能量体系和动量体系,这三大体系都是在高一学完的,虽然标准教材动量是放在高二里的,但实际上,无论南方北方,基本都是在高一学完动量内容,所以我们说高中物理的三大体系都是在高一学完的。
很多同学说,我高一学得挺好的,高二出了问题,这话一听就外行,因为如果高一学得扎实,高二是很容易突破的,大量的高二习题其实用的内核都是高一的内容,高二习题只是一个高二知识点的壳而已。
我举个例子,
这是一道高一的习题,它问换不同弹簧时,B球所受绳的拉力的变化。
它是很典型的平衡类习题,解题分两步,
第一步,先对B球进行受力分析,B球受到一个重力,一个弹簧弹力及绳的拉力
第二步,应用三力平衡的解题方法,平行四边形转三角形,然后根据几何方法进行处理。
三角形还有六种方法可以选择,分别是三角函数、勾股定理、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相似和图示。
这里我们选的是相似的方法。
也就有T/l=mg/h,这里虽然弹簧劲度系数发生了变化,但是mg、h、l都没有变化,所以T也不变。
就得出T1=T2,选项B正确。
我们再看一道高二的习题,这是一道典型的电场题,但它的解题方法和高一是一样的,只是多了一个库仑力的知识点而已。
这道题是说小球A漏电造成小球B下降,然后问绳的拉力和库仑力分别如何变化。
是不是感觉很熟悉,它和上一道题方法是一样的。
第一步,先对小球B进行受力分析,受到一个向下的重力,受到一个库仑力F和一个绳的拉力T
第二步,利用三力平衡的处理方法,构建平行四边形然后再转三角形,这里还是相似。
所以应该有,mg/h=T/l=F/x
已知h不变,mg不变,l不变,所以拉力T不变。因为x减小,所以F也在减小。
所以这道题的答案是绳的拉力不变,库仑力在减少。
是不是一模一样,一道是力学题,一道是电场题,但解题方法是一模一样的,只不过把弹簧弹力换成了库仑力而已。
所以很多同学高二不会解题,问题并不真的出在高二,而是高一的根基没有打牢,一旦遇到综合题,既需要老知识,又需要新知识的时候,就会感到力不从心。
那怎么解决呢?
对于高二的同学来说,没有捷径,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要利用一切能利用的课余时间,把高一的内容补回来。
如果是高一的同学,既然看到这篇文章了,就不能总想着放松了,要认识到高一的重要性,把高一的基础打牢,为高二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高中物理的学习流程
高中物理怎么学?在跟住一个好老师的前提下,认真践行这五个字:听、抄、懂、会、熟
听:听占30%,认真听从老师的讲课逻辑(重点:听的是老师的逻辑,不是断章取义),按照老师的标准要求自己。
抄:把老师课上写的板书,讲课的重点一字不落地抄下来。自己的笔记只能比老师写得多,不能少。老师总结的方法是基于多年经验沉淀下来的精华,不能全部理解才是正常现象。所以同学要先把老师总结的方法记下来,慢慢去消化。
懂:是否听懂课的标准:能把老师讲的方法一字不落地背下来
会:做题能自己写明白(重点:不是看明白)抄懂会一共占20%
熟:刷题占50%,前几步做好之后,在会的基础上开始大量刷题提高熟练度。熟练的标准是,当反过来再看到自己记下来的老师总结的笔记,看到每一句话心里都能对应到相应的题型,做到把笔记读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