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中等生逆袭可能吗(初三中等生逆袭的概率有多大)
初三期中考试之后,很多中等生家长的焦虑情绪更加凸显。在开完家长会后很多家长把我围住,问的最多的就是:老师,你看我家孩子还有希望吗?老师我们做家长的应该做点什么才能帮助孩子?对于家长的焦虑心态我是非常理解的,因为中等生确实处在了很尴尬和危险的境地:他们是尖子生的“潜力军”,如果能挖掘出孩子身上的潜力,很有可能挤进优等生的行列;而另一方面,他们又是后进生的“候补队员”,稍微一放松可能又滑到了学困生的队伍。
如何逆袭高考,这是每一个高中孩子与父母都在思考的问题,成绩差的孩子想逆袭本科,成绩好的孩子想逆袭985-211大学,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老师从事家庭教育指导十几年来,帮助众多的孩子完成袭高考。
中等生,顾名思义,成绩上处于中等水平,还有些中等生的成绩不稳定,忽上忽下。很多人认为中等生是最不受老师关注的群体,其实这是一种表象:中学生一般中规中矩,既不像尖子生那样出类拔萃,也并非后进生的某些学生一样调皮和难以管教,容易受到老师的忽略。实际上到了初二阶段学生的分流时期,老师们都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中等生身上,希望能够助他们一臂之力,不被分流到后进生中。
中等生的家长往往是最焦虑和无助的
中等生又是如何形成的呢?真的是智商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吗?也许有差别,但不全是。甚至在中等生中存在一大部分头脑灵活、反应灵敏的学生。孩子成绩不优秀和很多因素有关。
中等生成绩不优秀的原因探究。
一、学习习惯不好,学习缺乏自律性。表现在不会听课,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被周围的环境影响。课下作业仅仅满足“”做完”,而不管对错。对于拓展延伸能力训练,心存抵触,满足现状。做事经常虎头蛇尾,对学习缺乏规划和目标,对学习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
二、对学习自信心不足,心存畏难情绪。自我设限,表现在不敢展示自己,经常否定自己的能力,自认为自己比尖子生笨,更不敢主动去请教老师问题,生怕自己问的问题过于简单被老师诘问或者被同学们嘲笑。
学习习惯不好,自信心不足是中等生成绩不佳的主要原因
三、眼高手低,自我评价不准确。有些中等生,知识基础掌握不扎实,自我评价过高,总感觉自己都听会了,但是一到做题和考试就会漏洞百出。学习上缺乏踏实仔细耐心的态度,书写潦草,笔记凌乱,答题步骤不规范,学习满足一知半解。
四、心理素质差,有比较明显的“考前焦虑症”。一到考试前夕就过分焦虑和紧张,心里压力过大,严重者甚至出现失眠、恶心、头晕、出冷汗,脾气变得暴躁易怒等。究其原因是怕考试不好受到家长或者老师的责备,对家长心存愧疚感。
得有一记年中考体育的前夕,班里的一位女生因为过度紧张,考试的前一天晚上整晚失眠,第二天就开始严重的呕吐。虽然一再给她进行心理疏导,还是紧张到发抖。这样的状态明显是自我压力太大。
正所谓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找出中等生成绩不佳的原因,再有针对性地改变家庭教育的方式,帮助孩子改变心态、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完成知识的扎实积累,才能使成绩实现从量变到质变,达到稳步提升的目的。
“考试焦虑症”成了困扰中等生的一个因素
掌握得当的家庭教育方式,中等生也可以“起航”。
要想帮助孩子调整学习心态,培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家长首先要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调整自己的教育理念,给孩子精细化的教育和针对性的指导。
一、正确评价孩子,承认孩子的个体差异,给孩子合理的期望值。
很多家长忽略孩子作为个体的差异,把孩子的成绩不理想简单地归结为孩子不努力,功夫不到家。对孩子有着过高的心理期待,经常教育孩子:“你就是太散漫了,你看人家那谁家的孩子,多用功,成绩多好!”其实每个孩子在智商、执行力和接受理解能力等方面确实是存在着差别的,孩子成绩不理想可能因为孩子散漫,但也有孩子竭尽全力而成绩不理想的情况,所以作为家长还是应该正视现实,给孩子正确的评价和合理的预期。预期太高,会给孩子形成目标无法达成的压力感和无助感,甚至可能心理崩塌,产生严重的厌学情绪。
正确评价孩子,试着去了解自己的孩子
二、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帮助孩子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体会到学习上的成功。
马斯洛提出,为满足自我实现需要所采取的途径是因人而异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在努力实现自己的潜力,使自己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
正如马斯洛的五个理论中提到的这样,作为个体,每个个体都是都是希望得到被认可、被肯定的,孩子也是一样。如果家长总是否定孩子,用成绩来衡量孩子的一切,久而久之孩子会变得自卑,抑郁,自我否定,害怕学习和考试。所以我们要学会肯定孩子,不要吝啬我们的夸赞和鼓励,引导孩子自信不畏挫折。
- 肯定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让孩子找到自我的价值。
- 肯定孩子的小进步,抓住每个可以肯定孩子的契机,让孩子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 鼓励孩子不和别人比较,而是不断超越自我。
- 要引导孩子欣赏别人、悦纳自己。
教会孩子欣赏自己,增强自信
三、既不放任自流,也不包办代替,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应该从孩子小学的时候就要培养,而且是越早越好。那么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哪些呢?自律、爱阅读、及时纠错和自我反省、主动学习,能够抓住碎片时间有效学习。有些家长认为把孩子交到学校,孩子就已经享受了教育,但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代替不了家庭教育。父母对孩子的陪伴、监督、引导、约束对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例如:
- 培养孩子自己检查作业的习惯。
- 鼓励孩子对难题进行探究,通过思考或者请教老师的方法进行解决。
- 对自己的学习有计划、有规划,并能坚持下去,我们可以帮忙监督,但不过度干涉。
- 鼓励孩子对老师讲过的知识设疑,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解决方案。
陪伴和监督,帮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给孩子慢慢成长、提升的时间。
从中等生逆袭成为优等生,由慢慢的积累达到真正的飞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虽然孩子已经到了初三阶段,也要允许孩子按照成长的规律一点点进步。当孩子可以实现一个又一个小的目标的时候,内心像开足了马力的小火车,正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即使孩子的成绩离我们想要的还有距离,我们要做的是鼓励孩子坚持下去。
有时在努力的中途,孩子可能有突然的自我放弃和一蹶不振,这时需要我们从旁给孩子正确的引导:成功和进步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总要经过很多的波折和失败。能坚持不懈的人才能攫取最美丽的成功之花。我们要做的就是做好孩子的心理辅助,静待花开!
总结。
冰心曾经说过: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没有一个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孩子的进步也一样。到了初三阶段,作为中等生的家长,我们与其焦虑无助,不如努力改善家庭教育的方式,给孩子的成长更有力、有效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