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教你2个解决办法,越早纠正成绩越好(如何惩罚孩子注意力不集中)
初中孩子行为习惯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很多父母会担心孩子学会抽烟喝酒,孩子早恋等不良行为,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老师在讲中华传统家庭教育的直播课,有详细讲到如何培养孩子的勤俭与孝善。
教育孩子难吗?难!教育孩子就犹如中医问诊,不仅要确认病症,还得对症下药。可是很多家长只知症状却不知从何下手,就像孩子明明很聪明,但就是不学习,父母怎么催怎么管都没用,弄得全家都很焦虑,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在于专注力。
意大利著名教育学家蒙台梭利曾说:“专注力是一切学习的基础。”孩子的专注力不够,父母再怎么催促也没有用。
彤彤的儿子上三年级了,小家伙活泼机灵,很聪明,但就是学习成绩不好。老师也经常向彤彤反映说这孩子很聪明,就是注意力不集中。上课的时候不看黑板,同学一说话他就东张西望,还总跟同桌说悄悄话。
为此彤彤也很是发愁,她不是没有发现儿子的这个问题。平时在写作业的时候,她就发现小家伙很聪明,但如果她不监督孩子就不写作业,一走开,小家伙就开始在桌子上画画或者自己在那敲打墙壁,怎么催促也不听。有的时候甚至吼到嗓子哑,也不管用。
对此,彤彤很焦虑。她也试过很多方法,比如说给孩子规定时间,让他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有时间还会陪他一起玩训练注意力的游戏,但是成效不佳,孩子的成绩还是没有上去。难道这孩子就不是学习的料?怎么就是不学习呢?
李玫瑾教授曾说过:“决定孩子成绩的不是智力,而是注意力。”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那么成绩也会受到影响。那为什么孩子没有办法把注意力投入到学习中呢?这和父母也有关系。
娃不能全身心投入学习,跟父母的这些行为有关,要赶紧改掉
不停催促,让孩子形成只为完成任务式学习
“作业做完了没?快点,等会我会检查”、“作业写完了?在这里看电视”,生活中常常听到这样的声音。父母是希望孩子早点完成作业,不停地催促,会让孩子形成依赖。
《孩子总是拖拖拉拉,妈妈怎么办》中说道“父母的催促,会让孩子不再动脑子。”
所以,你在催促孩子的同时,会让孩子不愿意思考,只会按照你的指令去做,最终变成了任务式学习。
就好像孩子本来有自己的学习任务和学习规划,可在父母不停地催促下,他们的规划被打乱,心里想着玩,手里就要写着作业,这样的效果会高吗?
相信只会让孩子失去学习的主动性,最终把学习变成任务式,妈妈催促就假装做作业,妈妈一走,心思就飞远了。
玩手机制造嗓音,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妈妈,你别在旁边玩手机行吗?”孩子在学习,你却在旁边玩手机,娃还会有心思学习吗?相信早就被妈妈手机里有趣的声音勾引过去了。所以,孩子在学习时,家长不要玩手机或制造嗓音,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怒吼式辅导作业,造成孩子紧张,分散注意力
大多家长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辅导孩子写作业时,不是鸡飞狗跳,就是血压飙升。有很多家长在辅导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基本都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对孩子大吼大叫。这样的行为不仅容易造成孩子心里紧张,还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正如孩子正在思考一道题,家长看不过去,来一嗓子,就直接就打断了孩子的思路和学习节奏。孩子的学习节奏频频被打破,注意力就不集中了,甚至没有办法再集中注意力去学习和写作业。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催促孩子,辅导孩子学习都是枉然。所以家长与其不断地催促孩子,还不如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催促都是枉然,不如这样做更有效
①养成良好习惯培养孩子自律性
从小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有助于培养孩子的专注力。父母可以告诉孩子,如果今天的作业在两个小时之内完成,可以出来玩半小时玩具,如果没有完成的话,玩玩具的时间就减少。
②给孩子一个安静的学习空间
儿童心理专家研究发现,3-7岁的孩子注意稳定性差,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刺激而分心。给娃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是孩子集中注意力的必要条件。
所以,想要孩子专心做事,父母就要减少周围环境对孩子的干扰,排除各种分散孩子注意力的因素,给娃一个安静的学习空间。
③辅导作业,耐心教育不要吼
家长在辅导作业的时候,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脾气,不要上来就吼孩子,这样很容易打断孩子的思路和注意力。
不如给孩子一个空间,让他们主动思考。当孩子实在是想不出来的时候,做家长的再适时地引导一下,给他们指引一个方向,但是不要直接告诉他们答案。
尽量多给孩子空间,让他们自己思考去学习。这样慢慢的孩子就学会了集中注意力,主动思考和主动学习。
孩子优不优秀,就看父母会不会教了。
互动话题:你家孩子做事拖沓磨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