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孩子的叛逆期和解(应对青春期叛逆,提升亲子关系)
一
高中孩子学习到了关键期,高中的学习节奏与初中时完全不同,父母如何帮到高中孩子提升学习成绩,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老师在讲如何用逆推思维分解学习目标,提升学习效率,提升孩子的学习动力中就有详解的讲解。
在儿子进入叛逆期前,我对自己的教育理念是颇为自豪的。
儿子阳光帅气,聪明好学,多才多艺,礼貌热情。酷爱数学,看各种数学书可以看得哈哈大笑,看见数学难题都两眼放光,能够不受阻拦、尽情地做数学题曾是他最大的幸福。在未参加奥数培训之前先拿到了希望杯二等奖,然后学了两年奥数,拿到过华杯赛一等奖。小升初,轻松进入杭州前三的民办初中实验班。
小学一年级开始学习古典吉他,用了不到三年时间考完了十级,而且是在不允许跨级的情况下,一级一级考出来的。从三年级开始每年都参加全国性古典吉他比赛,每次都过五关斩六将成功闯入决赛,虽然几次因失误而与冠军失之交臂。最后一次参加比赛已经是初一,上了民办初中的他每天忙得不可开交,练琴时间非常有限,在竞争对手多是全国有名的音乐学院附中学生的情况下,拿到了第四名,作为一名学业繁重的非专业人员已经相当不容易了。爱好运动,篮球、足球都是班级主力队员,现在是校足球队队员。
由于多年学习教育理论,我对孩子的教育也是相当佛系,不太焦虑,相对理解。我的许多做法在旁人看来,都比较另类,甚至有人说我是不负责任的家长。在大家千方百计购买学区房的时候,我却在孩子出生后,卖掉了学区房,从市区搬到郊区。在大家忙着教孩子识字、幼小衔接时,我每天长时间地带着孩子户外活动,入学前没给他买过书,没给他讲过故事,没拿着书本教他识字,但是在户外、在生活中看见的字,我会告诉他。看着我每天用电脑写日记,他要求自己每天说日记,我帮他记录下来。结果刚入学,他的识字量是全班最高的,但是不会拼音,不会算术,更不会英语,各科成绩都是倒数第一,老师惊讶地说:“这个年代怎么还有上了小学,连2都不会写的小朋友”,我说,我相信他很快就会起来的。一年级还没结束,他已经成了班级前几名。
我一直注重独立性、动手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儿子自己一手带大,我从不会催着赶着喂饭,一关灯就能秒睡,吃喝拉撒足够让我省心,有段时间外公外婆在我们家,任何吃的,哪怕只有一样,必须先给老人。自己能做的事情就尽量让他自己做。幼儿园回来会叠豆腐块,衣服也整整齐齐叠在床头,会踩着小板凳洗碗。小学时会做各种简单的食物,煎鸡蛋、蛋炒饭、煮水饺、煎饼、简单的炒菜等等,六年级时每天放学后煮好饭等我回家。
我从不迷信培训班,也从不会逼着儿子去上培训班,以至于小学时儿子极其羡慕能上培训班的小朋友,甚至要求把自己的零花钱攒下来去交学费,不让我们接送,自己走路去,只是为了让我们同意他能上培训班。从小学到高中,花在文化课培训上的总费用赶不上周围许多家庭一年在这上面的支出。
我不会过分关注成绩,无论孩子考多差,他不用担心回家会挨打挨骂。无论老师怎么告状,我也不会劈头盖脸地骂他,相反会安慰他、鼓励他,事后才会指出他的问题。所以儿子一直很信任我,亲子关系很融洽,哪怕在学校与老师对抗,但是我说什么他都照做不误,顶多讨价还价,但是答应的一定会认真完成。
二
这一切在上初中后开始发生转变,开始有了叛逆情绪,时常会有毛毛细雨,但无伤大雅,窃以为叛逆期也不过如此。但是从初二升初三那个暑假开始,突然变得狂风暴雨一般,学习也没了兴趣,开始沉迷电子产品,严防死守也没用,玩起游戏来就六亲不认。本来前两年成绩还不错,上了初三,成绩一落千丈。一言不合就暴跳如雷,家里闹得鸡飞狗跳,双方情绪都很激烈,感觉无法沟通。他总说到了初三下会努力的,结果到了初三下,对学习更厌烦。那段时间,我也一直在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究竟哪里出了问题,我也开始怀疑这么多年引以为傲的教育理论、教育方法是否妥当,感觉有深深的挫败感。
痛定思痛,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不管成绩好不好,好好的亲子关系也破坏殆尽。也不想再像防贼样地防他玩游戏了,干脆大大方方玩吧,至少不用半夜定闹钟爬起来躲在被子里偷着玩,还影响睡眠。不管游戏,家里终于不再硝烟弥漫,也能好好说话了。
为了避开亲子矛盾,也为了避开电子产品,中考填志愿时,全部填了我们认为管理严格的住宿制高中,连家附近的高中都没填。中考也考出了初中三年来最差的成绩,不过还是上了重高。
上了高中,亲子关系的确好了很多,但是学习状况没有多少改善。高一感觉比初中轻松,所以回来总说喜欢高中,喜欢这所学校,喜欢这里的老师。但是,到了高二,有时会说在学校不开心,让人感觉说不出的疲倦和心累。
那天,当孩子在课间给我打了半小时电话,讲述他在学校如何不开心,打完之后,他说心里舒服多了。那一刻,我突然醒悟。我们总以为儿子不想和我们沟通,和我们关系不够密切,实际上他一直在积极地尝试与我们沟通,努力地向我们求助。而我们却一次次地忽略了他的感受。
高中住校后,儿子经常会在课间给我打电话。每一次考试成绩出来,无论好坏,他都会第一时间告诉我;足球比赛赢了,他也会喜不自胜地打电话来;有了新朋友,不管同性、异性,也会及时向我分享他的喜悦,甚至曾经一晚上给我打了3个电话,所以许多家长视为洪水猛兽的早恋我并不担心;遇到不开心的事情,也会打电话来倾诉;下雨了,有时还会打电话提醒我带伞。这学期回家、返校,有时会给我大大的拥抱,还舍不得放手,一米八的大男孩,这一举动着实让我感动;有时,还允许爸爸亲他的脸;当我感冒时,会主动邀请爸爸和他一起睡觉;他也会主动提出来陪我去散步;甚至在班会上,讨论找一个理解自己的异性时,儿子说可以找自己的妈妈,觉得家给了他最大的温暖和理解。
从高一住校回来,自己的衣服一直是自己洗、自己晾晒,行李一直是自己收拾。现在回到家,经常会主动地要求洗碗。时不时地跑出来问我:“妈妈,有没有什么需要我帮忙做的?”,“妈妈,有事尽管叫我,你太累了,多休息一会儿。”让我感觉特别体贴和温暖。
上高中后,他说每次回家路上,都在心里告诫自己,回家一定不能和父母争吵,每次吵完,他都觉得特别内疚,觉得自己已经拥有天底下最好的父母了。他说每次听同学说自己的父母如何如何不好,他都觉得特别难受。
事实上,是孩子一直非常非常地信任我们,而我们对他却没有做到足够的信任。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这几年问题的症结在哪里。我们一直在采用错误的、不信任的沟通方式。
三
除了学习状况不尽人意外,其实我们对他其他方面都挺满意的,但是在他面前表现的让他感觉我们对他整个状态都很不满意。
他说最近在努力学习了,我却说“你之前也一直说在努力学习,可是过段时间,又说之前没学习,不会又是骗我吧?”,他只好说:“那时,我总不能说我没学习吧,你听了不是更伤心?这是善意的谎言。”
他告诉我成绩,一般是几门考得好,几门考差了,等到下次,另外几门考好了,其他几门又差了。我的反应从来都不是看那几门考好的成绩,而总是盯着那几门考差的成绩,所以从来没有明确地表扬他那几门考好的,虽然心里是赞赏的,而总是问另外几门怎么考差了。我从来只想着他的成绩不稳定,这次这几门考好,下次又换成另外几门考好,为什么就不能同时考好?我就没细想过这其中包含着他的努力,其实是他也在不断地调整,上次考差的就想多花点时间赶上来,结果就忽略了考好的那几门,顾此失彼,但是慢慢地总会找到一个平衡点,我们却经常只看到了表象,忙着打击他的积极性,忽略他的努力。他总觉得我们表扬他很少。表扬也是要说出口的,许多时候我们以为我们已经显而易见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思,但是对方可能领悟不到,会有各种误解,所以表扬、鼓励和爱要清晰地、毫不吝啬地说出来。
当孩子向我们抱怨学校某些做法不合理,老师某些做法不公正时,我们总是急于向他解释学校和老师的立场,要求他换位思考,甚至奇怪他怎么有那么多“愤青”的想法,但是我们却没想着去理解、接纳他的情绪。我们总是想着让他努力容忍、适应环境,他却失望地说:”如果这个社会,对于不合理的事情,所有人都只是忍耐顺从,那么社会就会停步不前。我现在只是一个中学生,我还不想这么早就变得这么世俗。”许多时候,他只是想宣泄下自己的不满意情绪、发发牢骚而已,并没有更多的想法,其实内心对学校、对老师也没多少真的不满。他实际上是个非常感恩的孩子,事后经常说,老师打我、骂我实际上都是为了我好,我当时太任性了。但是因为我们这么一通大道理,让他怒不可遏,觉得自己不被理解,觉得跟我们无法沟通,觉得在学校听完了大道理,回家还要继续听。所以,有一次,他很失望地说:“我以为我的父母与众不同,但是我想错了,我以后不跟你们说了,你们理解不了。”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家,真的不是一个讲道理的地方,而是讲爱的地方。许多道理他们已经听得太多太多,他们缺的不是道理,而是理解和关爱。现在,我选择坚定地站在孩子这一边,学会倾听,不要急于插嘴,不要急于表达观念,尤其不要急于讲大道理,然后尽力理解他的感受,让他的不良情绪释放掉。
我们说,无论你考上什么大学我们都能接受,曾经以为这是包容,但实际上也表达了一种放弃和不信任,也许让他感受到了更多的失望和泄气。
另外,作为一个拥有聪明淘气、外向好动的男孩家长来说,也有一些切身的体会和特别的感悟,希望能帮到那些同样深陷苦恼的家长。
一个聪明外向好动的孩子更容易遭受老师不公正的待遇。内向安静的孩子即使在发呆,老师会误以为他在认真听讲。但是一个外向好动的孩子即使在认真听讲,但因为他摇头晃脑、手舞足蹈等过多的肢体动作,也经常容易被老师误以为在捣乱。老师们习惯性认为内向的孩子敏感,心理承受能力弱,一般减少了批评或者注意批评的分寸。但是对于许多外向好动的孩子,许多老师是不留情面的,觉得他们抗压能力强,多批评没事,甚至有辱骂、殴打的行为。但是长期遭受批评的外向孩子,内心却是敏感的,或者被迫变得表面麻木,脸上挂着笑,心里滴着血。
另外,聪明、接受能力强的孩子,他的努力经常会被忽略或者轻视。人们总以为这么聪明的孩子,应该有更好的成绩,觉得他学习不费力。即使取得好成绩,也更容易觉得他是因为聪明获得的,而不是努力。如果成绩中等,更觉得他没有努力。所以,孩子更容易产生气馁的想法,觉得自己怎么努力都达不到父母和老师的期望值。
聪明、有个性的孩子也更容易有自己独立的想法并且敢于表达,这种个性容易遭受打击和排斥。听话和乖是学校管理的主旋律,因为方便管理,强调共性,而忽略个性。一个班级的孩子又多,因材施教实际上是非常困难的。所以,这方面需要家长付出更多的努力,许多时候要理性对待老师的“告状”,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教会孩子在保护个性和遵守规则方面寻找合理的平衡点。家长和老师要适当地采取不同步的做法,这不是不配合学校教育,而是为了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对于许多男孩来说,绕不开的一个话题就是游戏。别把游戏当洪水猛兽,我们总以为是游戏、电子产品毁了孩子,但是有时可能却是游戏救了孩子。我也曾经对游戏深恶痛绝,在游戏这件事上,我和儿子斗智斗勇好多年,直到我被迫投降为止,虽然心不甘情不愿。直到有一天,当我听到可能偏偏是游戏拯救了你家孩子这一观念时,突然醒悟。我们这一代人的孩子大多还是独生子女,他们没有兄弟姐妹,父母期望值高,学习压力大,许多孩子根本没时间去玩,也没有玩伴,更没有可以交心的朋友,通常也没有理解他们的老师和父母,他们的生活除了学习还是学习,他们的苦闷无处诉说,游戏、网络也许就是他们情绪的一个发泄口,紧张压力的释放口,也许是他们无奈的呼救。如果这个口子也强行堵上,后果有多可怕?所以,我们需要做的不再是用武力去抢夺手机、电脑,断掉网线,而是如何用关爱和陪伴让孩子从虚拟回到现实,在现实中找到轻松愉悦的休息方式,让他自愿减少游戏时间。
对青春期孩子做到真正的信任、理解和爱是多么难能可贵,许多父母一直自负地以为自己做到了,实际上相差太远。当一个孩子什么都表现好的时候,父母爱他是很稀松平常的事情。但是当孩子表现不好、状态很糟的时候,父母依然毫无保留地爱他,这才是经受了考验的真正的爱,感谢青春期孩子给了父母再次成长的机会。面对恼人的青春期,我们首要做的就是修复关系。“关系不好,教育无效”,关系是一切教育的前提,无论是亲子关系,还是师生关系。
用心倾听,绝对信任;学会理解,感同身受;减少控制,尊重孩子。从现在开始,降低音调,心平气和地和孩子说话,无论遇到多么糟糕的情况,勇敢而坚定地陪伴孩子度过这段艰难的时光。你的爱,他一定能感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