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孩子高考压力大怎么办呢(高三孩子高考压力大怎么办呀)
家长问:我家孩子读高三,成绩不错,但孩子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有时候心情特别烦躁,做什么都没兴趣;有时候对自己要求特别高,做每道题都要反复检查,不允许出一点差错。睡眠也不好,总觉得身体不舒服。请问我们该怎么办呢?
高中孩子心理建设,进入青春后期的孩子,孩子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父母如何帮初中孩子做好心理建设,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老师在直播课里青春期孩子心理特征是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家长需要系统学习来引导陪伴孩子度过青春期,做好高考的心理建设。
珠海市帮达心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心理咨询师曹泽能:您家孩子高考压力大的表现比较明显。打一个比方,高考压力是一棵树的树枝,“烦躁、焦虑、做什么没兴趣、睡眠不好、身体不舒服”等是树上的树叶,树干是他的生活应对系统,树根部是他的心态,土壤是他的成长环境。
如果土壤肥沃,树会长得根深叶茂;如果树根坚强有力,会伸展更远、更深的土壤吸取肥料;如果树干够粗壮,就能抵御足够大的风雨,各种树枝也会苍劲有力,树叶就会生机盎然。所以,如果孩子早期的成长环境,父母的爱足够滋养到孩子,那么孩子的心态会非常阳光自信,会有动力、有能力应对生活的挑战。
但人又不同于树,人有思想,有羞耻感,一般不会主动承认自己的不好,起初都会本能地自我保护、伪装起来,潜意识中掩藏自己的真实内心及不堪的自己。
有两个故事可以更好解释这种心态。
一个故事是,有一个女生A,读小学,人很乖巧、内向斯文,平时成绩很好,老师、父母都给予她殷切的希望,但实际上她是一个不自信、敏感、要求完美的人,也没什么兴趣爱好,没什么生活乐趣,只知道埋头读书。她父母常常对她说,父母没什么本事,希望她好好读书,出人头地,读书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方式,于是她异常刻苦,不允许自己失败。一次,她参加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试,别人都说她能考出好成绩,可她本人却异常紧张,总在担心万一考砸了,该怎么面对大家的眼光?
在考试的前一天晚上,她转辗反侧,睡不着觉,突然感到肚子不舒服。这下可吓坏了父母,于是深夜打车去医院急诊,可医生检查来检查去,就是查不出什么问题,折腾一番回到家已是凌晨3时。回来后,A心里反而轻松不少。因为如果考得不好,是由于“生病”了,而不是自己不行,老师与父母也不会指责她;如果考得好,说明她厉害,在生病的情况下都能考出好成绩。反正,她就没有压力了,对万一考得不好有了妥妥的台阶下。这样多次下来,她就学会以“生病”的方式,来“自我保护”应对生活的挑战。虽然她短期“心安理得”了,但长期下来,她的身体却不健康了,患上神经性胃炎,而且每次大考,几乎都会“生病”,最终并没有考取理想的大学。
另一个故事是,工人们需要挑40斤以上的沙子,从河边沙堆挑到3公里远的建筑工地。B认为,既然队长规定要挑40斤起步,应该大家都没问题,别人没问题,我也应该没问题。于是,他也没过多去想,早餐吃得饱饱的,先观察学习一下别人怎么挑,轮到自己一挑,果然轻轻松松地挑起了40斤。第2次他想,不如再挑多5斤试试,结果也没什么问题;第3次他想,要是挑50斤如何呢?结果,一下子就挑起来了,他很兴奋。于是一个上午下来,他挑起了65斤。队长在总结时,特别表扬了那些挑起超过40斤的人,尤其是B。由于用力多,所以吃中午饭,他也吃得特别多,中午美美地午休,下午又开干,一天下来,他挑了85斤。到了晚上总结,B又被特别地表扬一番。一年下来,B不但身体长得结实,吃得好睡得香,而且也提升为组长,整个人意气风发,阳光开朗。
还有一个人C,一开始听到要挑40斤,就非常害怕,担心万一闪了腰,那可怎么办啊。这么一怀疑,一挑,果然40斤挑得摇摇晃晃,队长一看就关心地问他,行不行啊?要不减少点?这下他像得到救兵,果断挑了35斤,后来一天他只挑了25斤。虽然在总结会上,队长没有批评他,但他总觉得心里过意不去,别人的任务量是他的好几倍,他又开始担心别人会小看他,或说他偷懒。于是,吃不好睡得也不踏实。一年下来,他的身体变瘦弱了,精气神也差了,心态也消极了,也不敢与大家打成一片,变得行为孤僻了。
由以上两个故事看出,A与C是为可能的失败找台阶下,结果台阶是找到了,但也离成功越来越远了,但A却为成功找方法,于是接近了成功。家长们看看自家孩子,是像B,还是像A、C?B用的是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A与C用的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其实按正常的成绩来看,您家孩子考到合适的大学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但是她害怕失败,反而造成压力过大。也就是说,其实孩子没什么病,但她需要一个“病人”的身份,为万一的可能承担责任。
建议:第一,给她讲述这两个故事,让她自己去领悟。但记住,你若直接给她一个结果,她很难理解的,她需要慢慢感受A、B、C三人的心理变化,才会放下压力,才会轻松上阵学习。
第二,根据她目前的成绩,上下浮动1-3档次,分别按考试超常、正常、失常发挥,分析可能报考上的一些学校,这样心中有数,不至于患得患失,也不好高骛远而给自己过大压力。
第三,父母也要接受孩子的压力,当孩子表现出负责情绪时,父母不指责、不生气、不急躁,耐心等待这些情绪过去,因为这些负面情绪总会过去的,而且目前对人没有实质性伤害,让自己和孩子学会与负面情绪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