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写作业磨蹭的十大方法(小孩做作业磨蹭 家长如何管)
高中孩子学习到了关键期,高中的学习节奏与初中时完全不同,父母如何帮到高中孩子提升学习成绩,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老师在讲如何用逆推思维分解学习目标,提升学习效率,提升孩子的学习动力中就有详解的讲解。
孩子做事磨磨蹭蹭,相信这是困扰绝大多数家长的一个问题。就连平时吃饭,孩子也是边看电视边吃饭,怎么吃也吃不完。
放学回家写作业,不管留了多少,总是能磨蹭写到后半夜,让家长看了气不打一处来,但是又不知道怎么解决,只会天天对孩子大吼大叫,在后面催促。
早晨起床需要设八个闹钟外加父母无数次叫醒服务,最后才懒懒洋洋起来,慢慢刷牙洗脸,迈着小碎步到学校发现又迟到了,就连出门玩都能比别人晚下楼。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孩子做事墨迹,拖拉,但是又不知道怎么矫正孩子,非常头痛。
有的家长以为孩子还小,等长大了,有时间观念了就好了。但家长其实不知道,拖延症的习惯养成是整个童年日积月累的养成,又岂是一朝一夕就能改掉的?
几篇字帖,一假期都写不完!
玲玲家的孩子和别人家很多孩子一样,只要不写作业的时候,一副软萌可爱无公害的模样,可是一到写作业的时候,瞬间变身小恶魔,不仅各种拖延,甚至想尽一切办法偷工减料。
玲玲为此想了很多办法,威逼利诱十八般武艺全都用上了,可是孩子写作业的热情,丝毫没有增长,玲玲真的怀疑孩子天生不是学习的材料。
幼儿园里虽然也会留作业,但更多的是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让孩子去观察小动物等等,孩子对此还挺有兴趣的。
可是自从上了小学,老师已经无数次的跟玲玲反映,孩子经常不能按质按量的完成作业。
一个假期过去,孩子连几篇字帖都没写完,明明一两天就做完的事,到了孩子这,仿佛比登天还难。
为了督促孩子写作业,玲玲把所有的工作都推后了,可是孩子只要一坐在写字台前面,各种事情都来了,不是渴了就是饿了,要不然就是要上厕所,也不知道厕所里有什么东西那么吸引孩子,孩子一上厕所就是半个小时,这让玲玲十分的发愁。
在平时,有时明明可以半个小时搞定的作业,通常玲玲和孩子一起奋斗一个晚上,孩子也完不成。
玲玲只要一想到这种情况,可能还要持续十多年,整个人都不好了,又不知道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
什么因素导致孩子做事拖拉,磨磨蹭蹭?
1. 做的事毫无兴趣点
就像刚才故事中提到的一样,在孩子上幼儿园时所做的事情都是一些实验性或者是让自己去创造的东西,可以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孩子也愿意去做,所以孩子的兴趣点比较高。
上了小学孩子主要还是集中于学习,平时也都是集中于学习方面的东西,所以枯燥的学习并不能引起孩子的兴趣,从而导致孩子兴趣点不高,那么孩子孩子做事就容易拖拉,磨磨蹭蹭。
当一件事情让孩子毫无兴趣点的时候,那么孩子肯定会磨蹭。所以我们要在孩子做事情时结合孩子的兴趣点。
2. 对时间没概念
孩子做事磨磨蹭蹭的主要原因就是时间观念不强,孩子的感官对自然时间和物理时间的感知能力很弱,具体地说就是家长说的10分钟对孩子来说是没有准确的概念。
没有时间观念的人小的时候最重要的表现就是拖拖拉拉,规定时间内很难完成指定的任务,而且也经常会有迟到的现象发生,小的时候,大不了就是错过几堂课,要么被老师罚站,要么老师会请家长,但是当孩子长大以后,时间观念不强,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
比如经常无法按时完成工作,领导会觉得这个人不可靠,便再也不会将重要的工作交给这个人来做。
还有经常拖拖拉拉时间观念不强的人,在和别人相处的时候会让别人觉得不被尊重,很有可能会因此而失去人生一些重要的机会。
3. 天生的惰性
另一种原因就是孩子自身的惰性,因为惰性他们明明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可是就是懒得去做。
惰性大的孩子往往都会自控力非常的差,因为他们会因为一些困难而立马放弃。
家长要知道,孩子小的时候拖拖拉拉,是因为他们时时刻刻在跟自己的心灵作斗争,虽然他们知道要听家长的话,可是内心惰性阻碍了他们的成长,所以孩子每一次的拖延都是内心的小天平正在左右摇摆。
所以有的时候孩子做事磨磨蹭蹭就是因为孩子自身天生的惰性,我们家长一定要注意孩子这方面的问题。
家长面对孩子拖拉的毛病,需要怎么引导?
1. 加强“时间观念”
家长首先要加强孩子的时间观念,可以借助一些道具,比如钟表,最好是带有指针和数字刻度的,能够一目了然很直观的看到分针和时针的那种。
这样家长在给孩子安排任务的时候,可以告诉孩子这项工作需要在分针走到哪个位置的时候完成,这样孩子可以很直观的看到自己的剩余时间和已用时间。
2. 教会孩子制定计划
要想改变孩子拖拉,磨蹭的毛病,家长还应该最好给孩子制定一个规律的时间表,在哪个时间该做什么事情,都要在时间表上标注清楚,这样孩子就不会浑浑噩噩的度过一天,孩子会清楚的知道什么时候该写作业什么时候该玩。
家长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个闹钟,到那个时间点闹钟会提醒孩子该做什么事了。家长教会孩子制定计划才能让孩子的坏习惯有改观。
3. 今天事今天做
对于孩子拖拉的毛病,家长要告诉孩子今天的事情要今天做完,不能拖拉。并且,家长应该设立一些奖罚制度,如果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完成,那么家长就可以奖励孩子。
如果给孩子规定的今天的任务没有做完,就要对孩子做出一些惩罚。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要警告孩子,一定要今天的事情今天做完,不要想拖到明天乃至以后去做。
绝大多是家长,对于孩子的拖延有哪些错误做法?
1. 一味的催促
孩子拖拖拉拉还有一个情况就是故意和家长唱反调,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孩子在提出抗议,抗议家长一味地催促,不给自己留出一丝喘息的时间。
当家长不停的催促孩子学习的话,孩子就会用拖拖拉拉的方式来提出抗议,这种抗议是无声的,但是也能让家长感觉到自己的不情愿,这也是孩子在做最后的抗争。
可是家长是不可能妥协的,因为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家长们最大的焦虑,他们深知在社会上打拼多么辛苦,所以他们希望孩子在学校里能打下坚持的基础,学好足够的本领,只有这样才能在将来上战场厮杀的时候,能够保护自己不被别人伤害。
但我们家长要知道,一味地催促孩子,最后只会得到不好的效果。
2. 用压力来逼迫
我们家长一般在教育孩子拖延毛病时,习惯用压力来逼迫孩子去完成。如果孩子没有写完当天的作业,家长就会教育孩子让孩子再多加一份卷子去做。
我们作为家长可以在孩子没完成当天作业对孩子做一些惩罚,但只是一味地给孩子增加压力,只会让孩子越来越叛逆,更加不喜欢学习。
孩子在平时上学已经积攒了不少的压力,家长如果还要给孩子施加压力的话,最终只会让孩子在无穷无尽的压力下难以有所改变。
所以,我们一定不要用压力来逼迫孩子,我们要用正确的,适合孩子的方式来让孩子做出改变。
孩子有拖延症的毛病,家长不能听之任之,如果拖延成了习惯,对孩子的人生做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
家长要认真的去观察孩子拖延的原因,然后从根源上改掉拖延的毛病,家长要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改变孩子的习惯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可是为了孩子的将来考虑,作为家长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
拖延不是十恶不赦的坏毛病,但是也是让家长头疼的顽固性问题。
家长要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正确的加以引导,尊重孩子的自然发展规律,做到榜样效果,培养孩子管理时间的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亲子齐上阵,打好“拖延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