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易出现心理问题,这五点建议送给作为家长的你们(高中生出现心理问题家长应如何处理)
高中生的情绪变化是既明显而又微妙的。高中生的特殊年龄阶段使其还未能做好情绪控制,所以大部分高中生所表现出来的情绪表象是清晰而外显的,但仍有少部分学生是习惯于将自己的情绪隐藏,这个年龄阶段的高中生情绪也是比较冲动的,自我克制能力较弱,大多数人还未考虑到自身的社会价值,以自我为中心者居多。
高中孩子心理建设,进入青春后期的孩子,孩子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父母如何帮初中孩子做好心理建设,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老师在直播课里青春期孩子心理特征是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家长需要系统学习来引导陪伴孩子度过青春期,做好高考的心理建设。
高中是孩子性格趋于稳定状态的关键转折点,内倾还是外倾,感性还是理性,这些性格特点都会在高中阶段逐渐成型、成熟、稳定。但是同时高中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建立是不完善的,所以在这个阶段的孩子很容易被引导,随着网络与新媒体的快速发展,舆论因素对孩子的影响很大,人云亦云,盲目跟风的现象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高中生身上,这时作为老师和家长不能只督促孩子学会明辨是非,同时也要帮助孩子建立一个健康向上的生活与学习环境,防止出现孩子过于偏激、极端地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根据调查发现,情绪不稳定、学习压力感较大、强迫症心理明显等一系列心理问题成为了高中生的普遍症状。同时调查也发现女生的心理问题严重程度明显要高于男生,这主要源于女生区别于男生的特殊生理发育阶段。
高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的末期,已经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形态已与大人无所差别,所以此时的孩子更容易的就会产生对大人的模仿行为,但是此时的他们心理是不成熟的,并不能准确的把握自己的行为,所以经常会出现一些令社会、学校、家庭都不能接受的行为,例如早恋、校园暴力、高额贷款等等。
这些现象都是高中阶段学生的心理表现,正如很多心理学家所说,高中阶段是自己与自己的对抗,是自我发现的一场革命。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战胜这场革命,给予以下建议。
第一,高中生渴望独立。高中生在心底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人,具有独立的人格,当然不排除仍有一些依赖性较强、自主性较弱的学生。这个阶段的高中生已不像初中生那样叛逆,他们大部分人能心平气和地与他人沟通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他人的意见,虽然他们仍会逆反、但是反抗性已经渐渐减少。作为家长要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培养他们的独立性。
第二,学会自我发现、自我规划。这个阶段的孩子会总想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能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会让孩子逐步规划自己的高中学习生活,对未来充满期待,但同时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也会给孩子产生困扰和矛盾,我们可以一步步的引导孩子,去找到适合他们的方向,合理的规划人生。
第三,学会自我评价。高中生已经能够对自己进行独立地评价,在对自我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也会加深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探索。虽然这种评价还是浅显的,但是相比于初中生已有很大进步。当然,高中生的自我认知很容易出现高估或低估的倾向,从而容易出现自我陶醉或自我菲薄的现象。所以家长应引导孩子学会正确的自我评价,既不能过于宽松也不能过于偏激。
第四,过分追逐个性。大部分孩子会出现对自己过分关注的现象,追逐个性的度量需要家长进行一定的把控。
第五,敏感而脆弱的自尊。高中生的自尊心比较强,是孩子认为最神圣、最不容侵犯的部分。高中生最担心别人轻视自己,很在意别人的目光,为此他们会力图表现出色,争取得到好评与关注。但是如果他们获得的赞赏不足以满足他们的需求,就会使其自尊心倍受打击,这时孩子就会表现出脆弱的心理,甚至有些孩子会无法承受,家长谨记尊重孩子是一切沟通的前提。
高中是一个人心理转变的关键时期,大多数人在高中三年会有较大的心理和生理上的转变。心理成长速度的加快,会让他们从懵懂、叛逆走向成熟,从不愿为自己行为负责的逃避心理走向勇于承担责任的担当精神,不再像从前在家里那般任性,慢慢学会为人处事,懂得了家长的用心良苦。有很多事情都是在高中这三年慢慢转变的,同时由于他们还要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一般学生都会经历一个心理上的磨合期。就像一场对自身的博弈,高考是终点,到达终点便是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