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家长焦虑的护理措施(忧虑的儿科医生)

患儿家长焦虑的护理措施(忧虑的儿科医生)

高中孩子心理建设,进入青春后期的孩子,孩子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父母如何帮初中孩子做好心理建设,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老师在直播课里青春期孩子心理特征是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家长需要系统学习来引导陪伴孩子度过青春期,做好高考的心理建设。

“大夫,大夫,快来看看,我家孩子抽了!”“医生,孩子都来住了2天了怎么还发烧?”“大夫,我家孩子长得不高,你说什么原因?”“护士,我家孩子不喜欢吃药,有没有其他好办法?”

作为一名儿科医护,我们的耳边每天都充斥着这类声音,焦急、暴躁、疑惑、无奈,少有快乐和开心。孩子的病痛往往能准确触动家长情绪上的痛觉,让他们产生高于切肤之痛的痛感,所以,情绪的崩溃总在一刹那,心理的失衡总在一瞬间。对于儿科医护来说,在全力救治过程中,拥有同理心,安慰一下家长焦灼的心,能让医患关系保持更良好的状态。

医疗工作繁杂而紧急,有时在去手术室抢救的过程中会遇到咨询病情的患者,虽然不凑巧,但也许他为了避免打扰医生的工作,已经在病房门外等了很长时间。

与其冰冷地回复:“我很忙,不是已经跟你说过了吗?”

不如看着他的眼睛告诉他:“我现在去抢救病人,等结束后我一定会给你回话。”

反复问病情,找不同的医生咨询情况,上网查询治疗有无出入,其实都只反映了一个问题:作为患者,他们心里没底,不放心,不知道预后不良到底意味着什么。

我曾有一段住院的经历,当时最希望的就是主治医师能和我多说几句话,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可以很容易地查到某一个疾病的治疗指南,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体差异,那些客观数字对我而言没有意义,我更希望了解在临床工作的医生的直观感受。

所以,在那之后,我更理解了那些患者和家属,我意识到:医患关系中的相对弱势,与身份地位、经济实力、体力以及最终的获益都无关,只与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有关。在这样的一段关系中,医护是掌握绝对主动权的。所以,在我们与患儿及其家属并肩作战的过程中,细致有温度的关心是非常有必要的。

很多人对我的评价是:你好温柔。是啊,儿科医护都很温柔,因为我们的笑脸会驱散患儿的恐惧,让他们更能接纳我们的诊治;我们真诚的眼神会让家长觉得受到了重视,对诊治更有信心。我们甜美的声音会更有亲和力,让家长和患儿如沐春风。有的时候,仅仅是一个肢体语言,就可以让家属感受到我们的人文关怀。

眼神交流至关重要。出门诊时经常遇到一个问题:因为病人比较多,文书工作比较繁杂,有时边写东西边回答家属的问题,经验告诉我,这样的回复,多半得重复一遍,甚至更多。因为家属们会有一种心理暗示,觉得你在专心写东西的时候有可能说错,或者说的不是他们想问的,所以他们会反复确认,而当你看着他们的眼睛告诉他们药如何吃,回家后如何观察病情变化,家长重复问的几率大大减少。

而且,我们坚定的眼神会无形中给予他们信心。经常在病房会遇到崩溃无助的家长,不管是无声的流泪,亦或是歇斯底里的痛哭,他们只是不堪生活的重压需要有一个发泄的出口。除了救治患儿,我们帮不了太多,但交代完病情后拍拍她的肩膀握握她的手臂,或许能让他们感觉到被理解,给予他们继续承受一切的力量。

遇到不会护理孩子的家属时,我们会亲自示范,告诉他们哪个体位更有利于病情恢复,哪个护理方式能让孩子更为舒适,让他们不仅在这一次病程中获益,更要把正确的护理方式带到日常生活中。

曾有一个家长在孩子好转出院时对我表达了深切的感谢,她说,你的照护让我真正感受到了医者仁心。她的感动源起于1次孩子凌晨3点咳醒、哭闹不止、不能入睡,护士喊我到床边后,我详细询问过孩子的症状,排除了急症的可能后,把孩子抱在我的肩头,用一只手托着他的臀部,另一只手轻轻地拍着他,直到睡着。家长说,那时的我没有一丝不耐烦,看着我眼中柔和的光,她相信我同她一样,是真心关心孩子的。

视如己出的关爱,真诚包容的对待,在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中至关重要。

在共同抗击疾病的过程中,让家属理解我们的工作,理解整个治疗过程,需要我们付出多一些耐心,多一些关爱。

医学人文点评

有效的沟通能够促进医患信任关系的建立。沟通的技巧除了语言的应用,还包括非语言技巧的应用,其中非语言技巧的应用更有利于沟通信息的传达。非语言的技巧主要包括说话的语气、目光、面部表情、肢体的姿势等等。这些非语言技巧的应用在本文中得到很好的体现。

儿科是一个特殊的科室,儿童患者因为年龄的原因,还不会和医生交流,不能准确的表达自己的病情,给诊疗过程增加了难度。这就要求我们儿科医护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还要有爱心和耐心和孩子和家属沟通交流。有时候一个坚定的眼神、一个微笑、一次拥抱就能获得孩子和家长的充分信任。因此儿科比其它科室要求更高,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更大。在此,也想呼吁患儿及家长,要多一分耐心和相互理解,少一分焦躁与埋怨,积极配合医护人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8月18日 上午11:10
下一篇 2022年8月18日 下午1:45

相关推荐

  • 孩子刚上初一焦虑恐惧

    孩子刚上初一,焦虑恐惧是正常的。初中是孩子们开始向成年迈进的重要阶段,他们将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包括社交、学习、职业规划等。 对于许多孩子来说,刚上初一时,他们都会感到焦虑和恐…

    高中孩子心理 2023年11月16日
  • 字写的好的孩子成绩会不会差

    字写得好的孩子成绩会不会差? 字写得好的孩子成绩会不会差?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虽然字写得好本身并不是一个衡量学生成绩的标准,但是对于那些想要取得好成绩的人来说,字写得好可能会有…

    高中孩子心理 2024年6月17日
  • 怎样才能让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每个人都应该关注和重视的问题。它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还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国家的繁荣发展。那么,怎样才能让心理健康呢? 我们需要学会处理压力和情绪。生活中…

    高中孩子心理 2023年12月23日
  • 孩子成绩不好如何跟老师交流

    孩子成绩不好,家长可能会感到非常担心和困惑。如何与孩子的老师交流,帮助孩子改善成绩,是家长需要掌握的重要技能。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如何与孩子的老师交流,以帮助孩子提高成绩。 首…

    高中孩子心理 2024年5月30日
  • 学龄前心理健康包括哪些

    学龄前心理健康包括哪些 学龄前是指儿童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阶段,这是一个关键的成长时期,对于儿童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在学龄前,儿童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变化非常频繁,因此…

    高中孩子心理 2023年12月23日
  • 幼儿心理健康游戏活动方案设计

    幼儿心理健康游戏活动方案设计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幼儿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为了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我们需要通过一些有趣的游戏活动来帮助他们放松…

    高中孩子心理 2023年12月23日
  • 孩子从小在公立幼儿园不上学

    孩子从小在公立幼儿园不上学 孩子从小就在公立幼儿园不上学,这是一个让人担忧的问题。虽然这个问题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它背后却隐藏了许多问题。在本文中,我将探讨这个问题,并探讨它可能带来…

    高中孩子心理 2024年9月14日
  • 高中生需要心理辅导吗(怎样给高中生做心理辅导)

    高中生需要心理辅导吗(怎样给高中生做心理辅导) 一般学生有一个误解,认为去做心理咨询或者去见心理教师的人都是“精神病”,由于这种错误的认知,许多学生和家长都不敢轻易去做心理咨询,更…

    高中孩子心理 2022年9月2日
  • 关注心理健康,积极快乐生活征文

    关注心理健康,积极快乐生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心理健康不仅仅是指心理健康状况,还包括人们的情绪、情感、认知等方面的健康。在当今社会,我们的生活压…

    高中孩子心理 2023年11月16日
  • 只希望孩子心理健康三观

    只希望孩子心理健康三观 作为父母,我们最希望的就是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地成长,拥有良好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不仅仅是指情绪稳定,还包括智力、人格、价值观等方面。因此,我们需要在孩子的成…

    高中孩子心理 2023年1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