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你在清华这本书适合小学生看吗(等你在清华北大这本书怎么样)
记得刚上高三的时候,我的成绩不太稳定,有时候前几名,有时候又是中等。
高中孩子教育进入了关键时期,都有一句话说青春期对上更年期,当父母的如何教育高中孩子呢?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老师,会手把手的教家长如何应初中孩子的各种教育问题?
或许是觉得我有考上重点大学的可能性吧,班主任王老师专门找我谈了一次话。
20多年了,我只记得一句了:你想想啊,你要是考上了北大,在一个面积几千亩的跟我们县城差不多大的大学上学是一件多么荣耀的事情啊!
您知道我当时在想啥?
我在想:学校那么大,跟我有什么关系?难不成我还能把学校的房子搬回家?
哎,现在想来,老师和家长还是不够了解小年轻们的心思啊,你想方设法给孩子动力,他却只在你背后嘻嘻哈哈。
用这样的方式激励我,倒不如跟我说:“你暗恋的那个女生一定会考上清华或者北大,你要是考不上,就只能做那只想吃天鹅肉的癞蛤蟆……”
后来,我果然没有考上清华、北大,高考发挥失常,刚考上一本线,最后上了一所竞争不是很激烈的华中农大(当然,也是985了)。
我这前半生没什么值得称道的,中间也确实耽误了很多年。
唯一引以为豪的是我自小喜爱看书,印象最深也对我影响最大的只有三本。
现在想来,这三本书基本决定了我后来的人生走向。
第一本书是金庸的小说《碧血剑》,我初二的时候看的,跟袁承志一样,我也是年幼丧父嘛,我忽略了他的各种巧遇,从方方面面去模仿他,他的为人甚至是他如何说话。
这本书基本上是奠定了我后来的性格基础,到现在还是跟主角一样不露锋芒、中庸、忍让。
电视剧截图
第二本书是高中时候看的,叫《水煮三国》,我本来就喜欢看三国演义,这本书用很幽默的笔法来教人做出色的“打工仔”。
于是,我立志要做诸葛亮一样的“高级管理人”,学习有关如何做这样一个人的方式和方法,我做笔记的时候甚至比做作业都还用心。
第三本书叫《穷爸爸富爸爸》,大概是高考之后看的。然后我的想法就彻底变了!
我被“洗脑”了,我不想要做打工仔了!我觉得那太low了!我想要做老板!我要做企业家!然后在后来的很多年里痴迷于“成功学”。
事实证明我们这里是没有培养“草根企业家”的土壤的,这也让我在后来的很多年里苦苦挣扎,直到没有任何希望了才放弃创业,也为此耽误了很多年的青春年华。
再后来,我找了工作,有一次(大概是13年吧)我看了一本书《等你在清华北大》。
我忽然间醒悟:原来我真的是在不合适的年龄看了不合适的书,在最容易被“洗脑”的时候给“忽悠”了(虽然很积极上进,但也只好高骛远苦苦挣扎)。
我当时就在想,如果我在上初高中的时候看的是这本书,就算是没能考上清华,也不至于在后来走那么多年的弯路吧?我为什么就没有早点看到这本书?
这些年,我所从事的行业一直也与教育相关,我也大致了解家长们的心思:大家花大价钱补课并不是非要让孩子考上清华北大,只是希望孩子有机会考上高中、考上大学。(以后可能真的连课都没得补了,孩子的学习真的就只能靠他自己和父母。)
我的工作跟教育相关,因为工作性质,我阅读了大量的相关书籍,研究能真正有效地帮助孩子提升成绩或者是找到自信和动力的办法。
经过无数的对比之后,我发现也就是这本书会让人有一种“后悔中学时代没有看”的感觉。
相比同类题材的书籍来说,一样是在探讨如何找对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传递正能量(励志),它给人的感觉是真实的、同龄人能有感触的、平易近人的、精炼且行之有效的。
它的精彩之处在于生动和真实的案例分享,其中所选的人物都是考上清华/北大的顶尖学子,分享他们方方面面的成长轨迹,学习生涯的自我分析、读书心态的描述、获奖情况、个人建议等,都是这些“学霸”们对自己拼搏历程的经验总结。
当然,还有老师的点评,让人在阅读的同时从全方位的角度去了解一个成功的学生是如何通过不懈努力挤过独木桥攀上高峰的。(当时看的是旧版,新版只是在结构上有不少变化。)
在我现在看来,学生时代就应该以优秀学生为榜样,踏踏实实地做好现阶段的事情就够了,跟我一样过早地去追求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只会让人劳心劳力白走弯路!
这本书的优势就在于让孩子找到合适的榜样,去学习、去模仿,关键是里面的成长故事让孩子能看得进去,让孩子有一种“为我而写”的感觉。